陽交大出國交換流程③-KIT申請流程篇(日本交換學校的研究計畫和獎學金申請怎麼寫?)

isami
Sep 13, 2022

--

KIT申請流程

知道自己被交大分發到什麼交換學校這件事,其實還不能百分之百確定是否真的有錄取國外學校的交換生名額,如果你不符合對方學校的資格(像是東大有很嚴格的語言申請標準:N1或是托福91以上),還是有可能被拒收,這些資格都可以事先在交大姐妹校列表中的附註上瞭解,但我也是有聽到一些莫名被拒絕的鬼故事就是了。

所謂「知道自己的分發結果」是指台灣學校這邊決定了要推薦(國際處稱之為「提名」)哪些學生給對應的國外學校,通常99%是不會被拒絕啦!每間學校受理的時程不盡相同,像是KIT就比一般學校來得晚,而交大國際處的負責人會在提名之後個別通知後續的作業流程,而後續其實就是等待對方學校給你線上申請用的帳號後填寫資料。

2022.05.12_KIT來信通知線上申請作業的帳號和密碼

京都工藝纖維大學(KIT)線上申請作業介紹

收到帳號密碼後就可以前往 https://www.international.kit.ac.jp/ 開始你的申請作業!準備時間約為兩週(往年的時間更長一些),如果先前曾申請過但延後交換時程的話,該平台會保留上一次的申請資料讓你可以直接複製貼上(雖然是這麼說,但我延後交換二次申請時,還是改了不少東西…)

KIT申請作業登入頁面(輸入帳密前的頁面)
KIT申請作業登入頁面(輸入帳密後的頁面)

這關需要準備的資料挺多的,主要分為入學申請、獎學金申請和文件上傳三類,所有資料皆以英文為主:

  • Admission Application
  • Scholarship Application
  • File Uploads

Admission Application 入學申請

這類算是最好處理的,大概只有研究計畫那邊需要思考一下。需要填寫的資料有:

  • 基本資料:姓名、國籍、生日、性別、自己在台灣所屬的學校及目前就讀的年級和系所、現居地址和電話、永久居住地址和電話(填在台灣的手機號碼是OK的)、電子信箱、在台灣的緊急聯絡人之姓名、地址和電話、職業和與你的關係、你的教育背景、就職紀錄(沒有可以不用填)、語言程度自評表,還有選取交換時程(像我是點選Fall Term ONLY(September 27, 2022-March 31, 2023)的選項)
  • 研究計畫:需要填寫的有Summary of Study Currently/Previously Undertaken和Proposal of Study at KIT-Short-term Exchange Program AY2022,前者可以填寫你曾經有的得獎紀錄和現在正在撰寫的計畫,去年我申請時因為論文還沒完成,所以填了大學時期有的得獎作品介紹,今年度的申請則把它改成已經去研討會發表完的論文。而 Proposal of Study at KIT-Short-term Exchange Program AY2022 這欄會要求你先到他們的官網:https://www.kit.ac.jp/en/ 研究希望在日本交換期間主攻的領域、系所、教授(研究室)和你預期參與的課程及研究計畫的細節。(可以參考 https://www.syllabus.kit.ac.jp/ 研究想要修習的課程,這個部分我複製貼上去年的資料,結果過一陣子就收到KIT的信說有些課今年不會再開了_(┐「ε:)_可惡我豪想上他們只有春季才開的各種傳統工藝的參訪課嗚嗚)

Scholarship Application 獎學金申請

各位觀眾!能不能拿到日本的錢錢就看這一步了!!這個類別需要填寫的有你在台灣的指導教授姓名、是否有申請到其他獎學金(因為當時學海飛颺的結果還沒公告,所以我先填寫技術性填寫無)、在KIT的研究或是讀書計畫、你會以什麼樣的方式促進兩校之間的友誼,以及最重要的「申請金援的理由」。這個部分著實讓我思考了很久,如何把要錢寫得有誠意又不過分貪心實在是一門藝術,我請教了我在日本取得博士學位的指導教授,他請我思考去日本時的日常生活、想要修習的課程有可能需要什麼物品,進而延伸發展,畢竟如果通篇都是「我想出去玩,給點錢花花吧大爺」聽起來一點說服力都沒有(笑),獎學金的欄位我盡可能地寫多一點內容,看起來比較有誠意。

  • Study/research plan at KIT :我寫了我先在syllabus看好了想研修的日語和專業課程,這些課程中有某些課最吸引我,原因是…/和台灣高教環境不同的地方在於…。除此之外,想加入學校的什麼研究室/社團(我最想參加的是KIT的Design Lab,不過這比較像是交大的創創工坊,會時不時舉辦工作坊和演講,感覺很有趣。)至於研究計畫的部分,我希望在日本繼續研究在台灣鑽研的領域,並希望台日兩邊的教授能夠共同指導我的論文。最後才是希望能趁空閒時間多去日本各地看看,增廣見聞。
  • Reason for applying for this financial aid:這部分採直接破題法,第一句話我就寫了申請獎學金的主要原因在於不想花費太多父母的錢加上日本物價比較高,怕到那邊會有很大的開支。接著寫想加入的社團和繼續的研究會需要購買的物品,而這些物品我希望在交換結束後可以傳給下個來交換的同學以減少資源的浪費。最後則是去日本各地參訪的交通費通常都所費不貲,獎學金能夠幫助我在規劃支出時不讓自己餓肚子,而能以身心健全的方式度過交換生涯,達成我所設立的各種目標。
  • In what ways will you promote a beneficial relationship between your home university and KIT through your experience at KIT as an exchange student?:我寫了因為聽了去KIT交換的學姊的經驗分享會所以把KIT設為我交換的第一志願(這是真的!我還很認真的跟老師討論交換學校的排序哈) 接著寫曾聽聞KIT很照顧國際生這件事情,並期許自己也能像那位學姊一樣分享自己的經驗以吸引更多同學去交換。還有一點是因為KIT在網路上的資訊和其他有名的學校相比實在有點少,所以我希望可以將之紀錄供後續的人參考(也就是我此時此刻正在做的事情XD) 最後一點則是希望能夠認識一些志同道合的日本朋友,促進雙方學校和系所間的感情。

File Uploads 文件上傳

這部分比起獎學金和研究計畫的腦力激盪,更多是大地遊戲時間,因為有不少文件有固定的格式且需要來回奔走,雖然不至於太困難但要耗費的心神也不少。(各項文件的規定格式請見:https://www.kit.ac.jp/en/prospective_student/exchange-short-term-programs/

  • 需要上傳的文件有:所長簽名的英文推薦函(固定格式)、推薦函(不限格式,可以是你的指導教授或是任何專家以證明你的申請動機和表現)、健康問卷調查、英文版在學證明(學生成績系統登入可以直接列印)、包含前一學期的英文歷年成績單(我去科學一館地下室列印,分數制或等第制都可以)、英文及其他外語能力證明、CoE(最麻煩的傢伙,還好學校有給範例參考,記得要準備日本常用的 3x4 cm的大頭照)、護照影本、3x4的大頭照、宿舍申請書(照著範例填寫就可以了)和所有文件的確認表

如果把上述的文件分類的話,我會分成這樣:

  • 需要去學校處理的:不同格式的推薦函翻譯後列印拿去給老師們簽名、英文歷年成績單
  • 自己列印後掃瞄上傳:健康問卷調查、英文在學證明、外語能力證明、CoE、護照影本、宿舍申請書(需要擔保人(父母)的簽名
  • 另外跑一趟的:三個月內 3x4大小的證件照(一般台灣常用的2吋並不是這個尺寸喔!另外因為後續辦簽證不能用跟護照一樣的照片所以建議還是拍一張新的)我是去Holo Face+拍韓式證件照,成品還算可以接受(美顏過頭了(誒

文件備齊後在指定時間內上傳,接下來依照各個日本學校的傳統都會沒消沒習直到7月底。我在六月底時雖然有收到KIT確認接受秋季班的交換生的消息,但還沒收到對方給的入學誓約書基本上都不算數。

不得不說等待的過程實在是無比煎熬,除了日本學制本身開學就比較晚之外,還有一點是日本遲遲未能全面開國(你看看春季班歐美學校全部飛出去了,要赴日交換的學生能出去的卻只有小貓兩三隻),尤其KIT又在4/13日透過交大國際處給我一個晴天霹靂:仍在考慮是否接受2022年的秋季班交換生,有可能會取消。接到消息時其實蠻失落的,畢竟也因為交換的事情已經延畢一年了,如果真的取消,那我不如當初不要申請交換,好在現在看來交換的事情已經大勢已定。

2022. 7. 22 KIT交換生結果通知

接受與否的結果通知信

七月底終於可以進行下一步了!(收到信的那時正處於全台日本留學生還沒拿到受付濟証的大風暴,大家都在著急日台交流協會預約大爆滿但留學生完全無法預約而趕不上開學的問題)KIT會在這封信附上入學誓書(要你簽完名繳回)和入學許可書,並告知我日後的指導教授是誰,以及學校正把我的CoE資料送去大阪入國管理局辦理,CoE和入學許可書約在八月底九月初的時候以DHL寄出,待拿到實體CoE後才可以去辦理簽證。我在8/23收到KIT的來信告知已寄出,並在8/25晚間拿到,9/13辦理簽證。

KIT入學許可書

--

--

isami

喜歡看狗勾和水獺影片來緩解焦慮的工業設計師